This is a modal window.
视频因格式不支持或者服务器或网络的问题无法加载。
Error Code : 4
Error Type : MEDIA_ERR_SRC_NOT_SUPPORTED
开始对话视窗。离开会取消及关闭视窗
结束对话视窗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手绘 戴佳嘉 绘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今天20时43分将迎来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等长,此后,昼夜温差加大,天气渐凉。我国民间有诸多形容秋分的俗语:“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白露谷,寒露豆,玉米收在秋分后”,指的就是,许多世间物都始于春、盛于夏、成于秋,因此,9月22日也是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上海而言,秋分也是夏秋过渡时节,秋凉日益明显。经历了风雨,今天的上海退去燥热,终于有了一丝秋的气息。冷空气“控场”下,今天早晨,全市气温普遍在19~21℃间,徐家汇站最低气温只有21.2℃,成为三个多月以来最清凉的早晨。
古人认为,秋分时节,阳气渐弱,阴气渐重,寒风渐起。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正在由北向南快速推进。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气继续南退,冷空气即将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导力量。上海位于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南岸。从气候条件来看此时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转折点,申城极易受不断南下的冷空气侵扰,而濒临东海的地理位置也常有秋台风突然光临。因此,在秋分节气里,上海发布最多的预警是雷电预警,其次为暴雨、大风、台风预警。
漫长而酷热的夏天,终于要和上海“告别”了。尽管气温仍会有所起伏,但是,申城进入了夏秋交替的时节,天气逐渐变凉已成为大势所趋,气象意义的秋天(气象上,连续5日平均气温低于22℃,第一日作为秋天的起始日)已经在不远处。上海一般会在这个节气或者下一个节气“寒露”,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和上周相比,下周本市的天气颇为平静。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周一至周五以多云天气为主,局部会飘点阵雨,双休日天气回归晴好;气温虽有回升之势,但变得“克制”不少,最高气温会回升至27~30℃,尤其是早晚气温会跌至22~24℃,体感舒适,甚至略带凉意,老人、小孩尤其要根据体感调整着装,以免着凉。除此之外,气象专家也提醒,秋分时节空气干燥,花粉等过敏源浓度较高,臭氧污染也时有发生,过敏人群需特别注意。
进入秋分,气温下降,天气转凉,空气干燥,人们会适当进补,来应对天气变化。在岭南地区,有秋分吃秋菜也就是野苋菜的习俗。为了确保粮食丰收,农民们还有粘雀子嘴、送秋牛图的习俗。
秋分三候
一候 雷始收声
二候 蛰虫坯户
三候 水始涸
相关链接: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天气预报”,被誉为国际气象界“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斗指酉,为秋分”,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的,后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我们现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是在干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24个特定节令。它是在《崇祯历书》基础上进行修订,采用太阳在黄道上位置为标准来制定的。
举报
我要爆料
联系电话:962555
新民网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