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侬好上海 > 天气 > 正文

秋分|夏天正渐行渐远 上海今迎三个月来最凉早晨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丹     作者:马丹     编辑:马丹     2024-09-22 12:56 | |

0:00
/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媒体流类型直播
0:00
 
1x
file ID:
request ID:
media type:
mime type:
provider:
resolution:
rate:
frames:
buffer:
connection speed:
info:
[X]

新民晚报“上海时刻”出品

  新民手绘 戴佳嘉 绘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丹)今天20时43分将迎来秋分。“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此时,阳光几乎直射赤道,昼夜等长,此后,昼夜温差加大,天气渐凉。我国民间有诸多形容秋分的俗语:“万物春分而生,秋分而成”“白露谷,寒露豆,玉米收在秋分后”,指的就是,许多世间物都始于春、盛于夏、成于秋,因此,9月22日也是第七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对上海而言,秋分也是夏秋过渡时节,秋凉日益明显。经历了风雨,今天的上海退去燥热,终于有了一丝秋的气息。冷空气“控场”下,今天早晨,全市气温普遍在19~21℃间,徐家汇站最低气温只有21.2℃,成为三个多月以来最清凉的早晨。

  古人认为,秋分时节,阳气渐弱,阴气渐重,寒风渐起。气象学意义上的秋天正在由北向南快速推进。原先占据在大陆上的暖空气继续南退,冷空气即将成为我国大部分地区的主导力量。上海位于中国东部长江入海口南岸。从气候条件来看此时正是亚热带季风气候的转折点,申城极易受不断南下的冷空气侵扰,而濒临东海的地理位置也常有秋台风突然光临。因此,在秋分节气里,上海发布最多的预警是雷电预警,其次为暴雨、大风、台风预警。

  漫长而酷热的夏天,终于要和上海“告别”了。尽管气温仍会有所起伏,但是,申城进入了夏秋交替的时节,天气逐渐变凉已成为大势所趋,气象意义的秋天(气象上,连续5日平均气温低于22℃,第一日作为秋天的起始日)已经在不远处。上海一般会在这个节气或者下一个节气“寒露”,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和上周相比,下周本市的天气颇为平静。据上海中心气象台预报,周一至周五以多云天气为主,局部会飘点阵雨,双休日天气回归晴好;气温虽有回升之势,但变得“克制”不少,最高气温会回升至27~30℃,尤其是早晚气温会跌至22~24℃,体感舒适,甚至略带凉意,老人、小孩尤其要根据体感调整着装,以免着凉。除此之外,气象专家也提醒,秋分时节空气干燥,花粉等过敏源浓度较高,臭氧污染也时有发生,过敏人群需特别注意。

  进入秋分,气温下降,天气转凉,空气干燥,人们会适当进补,来应对天气变化。在岭南地区,有秋分吃秋菜也就是野苋菜的习俗。为了确保粮食丰收,农民们还有粘雀子嘴、送秋牛图的习俗。

  秋分三候

  一候 雷始收声

  二候 蛰虫坯户

  三候 水始涸

  相关链接: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天气预报”,被誉为国际气象界“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斗指酉,为秋分”,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来确定的,后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和发展。我们现在使用的二十四节气,是在干支历法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的24个特定节令。它是在《崇祯历书》基础上进行修订,采用太阳在黄道上位置为标准来制定的。‍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