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康健园 | 5月29日世界肠道健康日:记牢“三件套”,筛查防肠癌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潘嘉毅     作者:潘嘉毅     编辑:潘嘉毅     2022-05-29 12:50 | |


2020年,结直肠癌已上升为中国排名第二的高发癌症,新发病例在中国高发癌症中增长最快,却也是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推荐通过定期筛查可有效预防的癌症。

我国和美国的结直肠癌防治经验均表明,通过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并干预可以降低肠癌的死亡率和发病率。对于个人来讲,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如果能够有效发现癌前病变并干预,则能够癌前阻断,就不得肠癌了。

要想获得肿瘤根治,就应该在无症状健康期去发现并治疗。防癌体检中运用确切有效的技术手段,不仅发现早期肿瘤,还要能发现癌前病变以及原位癌。

高风险人群从40岁起应接受结直肠癌筛查。按照国家指南的推荐,有三种预防肠癌的有效筛查手段:便隐血检测、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肠镜检查。

这三种筛查方法也获得我国目前所有结直肠癌筛查和诊疗指南的共同推荐。其差别在于,大便隐血检测和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属于非侵入性检查,在家中或者去医院都能做,不需要肠道准备;而肠镜检查属于侵入性检查,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临床上通常将其视为结直肠癌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手段。

据中国首个癌症早筛前瞻性大规模多中心注册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对于结直肠癌的检测灵敏度为95.5%;对进展期腺瘤的检测灵敏度为63.5%,高于传统大便隐血检测两倍以上,可以有效发现癌前病变;对结直肠癌的阴性预测值高达99.6%,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漏检可能。目前,使用这项技术的结直肠癌筛查产品常卫清,已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的“中国癌症早筛第一证”。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长聘教授王贵齐曾指出,我国有1.9亿人是消化道高危人群,每年胃肠镜的供给量为3800万,供需差巨大。但是临床中,患者做肠镜的依从性比较差,如果有一个初筛的手段证实某个患者确实是高危人群,他去做肠镜的依从性会明显提升。

新冠疫情导致了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筛查和结肠镜检查程序的空前减少。有研究表明,在流行高峰期美国的结直肠癌的筛查活动减少了85%-95%。2021年发表的一项针对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荷兰的研究报告称,新冠疫情带来的长达12个月的筛查中断可能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率相对上升0.6%-1.8%。

Nature子刊近期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指出提供非侵入性检测作为筛查选项可有效提高筛查依从性。采用非侵入性的筛查方法开展人群普筛或将成为新冠疫情后提升肠癌早筛早诊效果的可行方法。

(潘嘉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