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名栏 > 正文

康健园 | 房颤防治不容忽视,规范抗凝预防卒中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潘嘉毅     作者:潘嘉毅     编辑:潘嘉毅     2022-06-06 12:44 | |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这段时间以来,广大市民采取居家隔离、减少外出等方式配合防疫,其中不乏患有房颤等心血管慢性病的患者。房颤患者疾病突发率远高于常人,在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要时刻做好疾病预防。

合力探索学科发展方向

近年来,心血管病领域新的药物、新的治疗方法层出不穷,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等亚专科领域越来越受到医师的关注,这些亚专科也将会是心血管病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另外,跨专业、跨学科的合作越来越多,心血管领域的医生要正确理解并把握这一趋势,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去了解、去学习,并与其他学科合作,从更高的视野和角度,共同探索心血管病学未来的发展方向。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指出,心房颤动等心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国计民生。中国心血管健康联盟、中国房颤中心联盟响应国家号召,努力落实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关任务,积极推动两部委发布的“房颤分级诊疗服务技术方案”的实施,通过房颤中心联盟体上下联动的模式,以期达到房颤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双向转诊的目标。房颤预防治疗的关键在于疾病早期对栓塞干预,将随访管理的重心放在基层医疗机构,加大基层疾病宣传和普及,也将有助于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并为患者提供更优质和全面的服务。

心乱跳就是房颤了吗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朱文青教授介绍,房颤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心律不齐,扪脉搏快慢不一,患者的自我感受有心慌、心悸,感到心跳加快和乱跳。更多的患者表现很不典型,有的感觉活动后乏力,稍微动一动就疲劳,满头大汗或者没力气;也有的自觉胸闷、呼吸困难;甚至没有任何症状,首发表现因脑卒中急诊后发现。由于房颤是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的疾病,为了及早发现房颤,人们进入50岁后就要到医院进行心电图或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即便没有任何不舒服。同时,利用电子血压计自测血压时关注心率数值,尽早发现心律不齐。

房颤手术的最佳时机

临床研究显示,把新发房颤且未经过任何治疗的病人分成两组,一组直接使用电复律药物治疗,另一组直接用冷冻消融治疗,经过一年随访,无论是从安全性有效性,病人的症状改善以及生活质量等,接受冷冻消融治疗的患者预后都要优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

首次被确诊为房颤时,很多患者会认为刚刚得病,程度轻,手术还可以再等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内科吴立群教授指出,房颤反复发作,心房会扩大,而且很多房颤患者很快从阵发性房颤进展成持续性房颤,综合以上多种因素,消融成功率会降低,复发率增高。所以,房颤患者应尽早进行导管消融治疗,患者预后会更好。

消融术围手术期的抗凝用药策略

海军军医大学长海医院 赵仙先教授 建议脑卒中高危患者接受3周及以上的有效口服抗凝治疗,目前临床使用最多的抗凝药为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等,简单方便,不需要频繁监测INR指标;如使用传统抗凝药物华法林,该期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均在治疗窗内才能保证有效抗凝。

使用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抗凝的患者,在接受房颤微创手术时,一般术前无需停药,在术后4~6小时如无出血,应恢复抗凝治疗,按术前方案规范抗凝不少于8周。其后根据脑卒中风险评分决定抗凝方案。

疫情之下的抗凝药物选择

抗凝治疗是目前预防卒中的有效措施。据介绍,现阶段临床上常用的口服抗凝药有两大类,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例如利伐沙班等)。作为传统的抗凝药物,华法林需要患者定期强制监测国际化标准值INR,而且抗凝强度容易受到多种药物及食物的影响。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教授指出,疫情居家期间,大多数医院都实施限流管理,而且居家防疫时,食物选购类别也受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抗凝治疗的依从性。而新型口服抗凝药,患者不需要经常去医院检测,每天口服一至两次,配合左心耳封堵、导管消融等其他方式,就可以达到非常好的抗凝治疗效果,这也是房颤中心联盟大力推动的抗凝治疗方式。必须强调的是,患者如果已经开始规律地服用新型口服抗凝药,千万不要自行停用抗凝药物,也不能因为在疫情期间不方便出门买药而减少用药剂量。要知道,新型口服抗凝药的量效关系非常确切,医生给予的处方剂量都是依据大型临床试验和国家药监部门批准的适应症剂量,擅自降低剂量不仅不能有效预防卒中,还可能增加出血的风险。

联盟与基层联动,构筑房颤诊治体系

除了通过宣教活动帮助患者规范治疗外,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也在持续构筑房颤疾病诊治网络体系,积极推进分级诊疗体系建设,将房颤管理扎根基层,促进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紧密合作与互动,助推规范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上海市房颤中心联盟主席 李毅刚教授指出,基层医院是老百姓的健康守门员。通过参访学习、远程医疗等多种形式,上级医院可以为基层医院进行技术指导、业务培训和质控管理,同时提供会诊并协助下级医院制定治疗方案,帮助基层医生提升对房颤相关疾病的认知、诊疗及专科管理能力,做好房颤防治宣教,让基层患者可以就近获得及时规范的诊疗。同时,教授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院参与房颤专病中心建设,与上级医院建立远程心电网络,进行房颤初步识别。上级医院与基层医院形成联动后,可以逐步建立房颤相关数据库,实现数据共享,形成有效的双向渠道。

(潘嘉毅)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