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独家述评|让“人人”共享文化的美好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方翔     编辑:赵菊玲     2022-06-14 12:32 | |

  方翔/文

  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推出“上海原创”、做强“上海主场”、打造“上海标识”,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这五年,上海加快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全面提升城市软实力。

  国际文化大都市是全球城市的特殊形态,它主要体现于不仅具有全球城市的普遍性特征,而且具有一般性全球城市所不具有的文化软实力。对于上海来说,就是在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过程中,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更高期待,让“人人”共享文化的美好。

  五年前,家住奉贤的王先生绝对想不到,不仅可以在家门口的博物馆看到“网红”展览,还能在家门口的剧院看到舞剧《朱鹮》等重量级的演出。这些年,美术馆、图书馆、博物馆、歌剧院等不再是“市中心”的专属。上海推出一批“家门口的好去处”“演艺新空间”项目,打造高品质、高效能的公共文化服务“上海样本”,让诗意的生活不在远方,而在身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艺术生活需要。

  有“新”的惊喜,也有“老”的重生。2020年9月,上海音乐厅经过一年半的修缮重新对公众开放。今年疫情期间,90多岁的上海音乐厅推出美视角慢直播,从上海音乐厅二楼的西面阳台视角对准上海的落日天空和夜晚景色,配以上海音乐厅往年音乐会现场录音音频,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给疫情下居家的人们以治愈慰藉。2018年以来,人民广场周边1.5平方公里区域及外滩、创意码头、世博滨江、新天地、复兴路形成“一中心、五集群”的“演艺大世界”活力格局。

图说:2022年1月23日,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第400场演出中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摄

  优秀艺术作品是城市一张张闪亮的“文化名片”。在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方面,五年来,上海推出了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电影《1921》、电视剧《功勋》等文艺精品,聚焦时代命题和重大主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观照当下、直抵人心。

  这些文艺作品通过驻场演出等创新演出方式,让市民更有文化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今年1月23日,《永不消逝的电波》迎来了第400场演出。自去年7月以来,《永不消逝的电波》和《朱鹮》在美琪大戏院驻场演出总场次近百场,上座率超八成。

  全力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过程中,上海激活“源头”、做强“码头”,创造了许多文化传播新样式。2020年9月底,上海企业米哈游推出的《原神》以13种语言版本登录全平台,如今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斩获多个全球级年度游戏奖项。今年春节期间,由米哈游主办、上海交响乐团演奏的《原神》交响音乐会特别篇播出,在视频弹幕网站哔哩哔哩(B站)峰值人气超过3380万,位居B站直播排行榜第一。

  去年9月,《上海市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建设“十四五”规划》正式发布。展望未来,上海正迈向更加开放包容、更富创新活力、更显人文关怀、更具时代魅力、更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文化大都市。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