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台前幕后 > 正文

90后钢琴家张昊辰的新书和抽象画里,藏着说不完的音乐故事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吴旭颖     2022-12-09 19:43 | |

拿下第13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金奖后,张昊辰在接受采访时曾被问及,除了钢琴还有什么梦想,他说“当个作家”。对于这一回答,熟悉他的人并不意外,毕竟善于思考的演奏家很多,但擅长表达的却很少,而张昊辰恰恰就是。今天以及12月11日,《余隆与张昊辰演绎勃拉姆斯(一/二)》音乐会将在捷豹上海交响音乐厅上演。在此之前,不妨先来听听90后的张昊辰对勃拉姆斯的独特理解。

图说:排练现场 主办方供图(下同)

勃拉姆斯的第一和第二钢琴协奏曲,中间隔着近40年的时间跨度。张昊辰解析道——第一钢琴协奏曲写作于很年轻时,但却非常成熟,而第二首是作者晚期的作品,里面有一种盛极而衰的感觉——表面上可能看不出来,甚至第四乐章还显得很明亮,但实际上他的“气”变得越来越弱。勃拉姆斯曾自嘲,这是他的“小协奏曲”,但其实在交响乐宏大叙事的表象下,能感觉曲风越来越偏向室内性。

同样是少年成名,张昊辰的演奏风格也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有人将其归类于“学者型演奏家”,他并不在意:“这都是标签,所谓学者型也好,成熟也罢,人和音乐都比标签要复杂得多。”2020年,想当作家的张昊辰终于如愿。此前,他在全球的演出日程排得满满的,之后的居家期间让他彻底安静了下来,最终写成了被出版社定义为“音乐哲学随笔”的《演奏之外》。问他为什么写书,他回答得很直接:“就是有表达欲,想要宣泄。仿佛身体里有很多关于音乐的话,想要说出来。当你发现原来用文字也可以,就好像是找到了另外一个出口。”于张昊辰,写作是用另一维度看音乐。

为了能原封不动地表达自己真实的音乐观点,张昊辰不惜跟责编“掰手腕”,也无惧挑战约定俗成的音乐观。而这种看似执拗的坚持,还体现在他的画作上。没错,会弹钢琴、喜欢写作的张昊辰还热爱绘画,他的画作大多比较抽象,这和他的哲学属性非常契合。但画画和写作于他功用不同:“写作会需要输出观点,但画画对我来说,就是纯粹的放松,一根线条或者一片色彩出现,会让我有按下一连串琴键的快感。”(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