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科创 > 正文

第三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昨揭晓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马亚宁     作者:马亚宁     编辑:陆常青     2024-01-29 12:51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马亚宁)不设资历、论文门槛,申报项目“不设限”,只为了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被看见”。在上海,有一项只为了让青年科技人才出彩和成长而设的评价选拔——“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昨天下午,由上海市人才办、市科技工作党委、团市委和市青联指导,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主办的第三届“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揭晓。从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到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四大领域内的35张年轻面孔在上海最大限度地“被看见”。

“上海科技青年35人引领计划”旨在探索更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价和选拔机制,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影响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评选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4大领域,评选出上海35位35岁以下科技创新人才(简称上海科技35U35或U35)。评选由市人才办、市科技工作党委、团市委和市青联指导,上海市青年科技人才协会主办,经初评、终评两轮后,最终确定50人,其中35人为获奖者,15人为提名奖。

来自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段佳在35位获奖者中最年轻,年仅28岁,在药物靶标-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领域已发表9篇文章,其中有三篇是在《自然》上。所里也为她连破三级,让她从助理研究员直接升级成为中科院最年轻的课题组长。段佳感谢“伯乐”的慧眼,让她“被发现”、被认可。“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一个类似于茫茫的沙漠当中去摸索,就算是试错,最后也能找到那个对的。”

因为“被发现”,回国发展仅一年多的上海交大电子系副教授武庆庆也看到了自己在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取得的理论成果向应用端转化的可能。国内通信技术领域的快速发展、不断完善的产业链以及广阔的新应用场景,给了他继续深耕的动力。“特别是在上海,像华为的无线前沿研究,面向未来10年的研究也可以获得支持。这对我们这种青年人才来说,是非常好的机会。” 武庆庆说。

让更多有才青年“被看到”,让“脑洞大开”的科学想法“被验证”,这是计划的初衷。而从三届的评选结果来看,成效已经显现。三年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的刘剑楠带来“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及三维头影测量技术实现颅颌面骨框架精确计算及还原”的想法,并打动评委成为首届获奖者之一。如今,头脑里的想法转化为创新产品,一套名叫“鲁班”的榫卯固定颌骨重建手术机器人系统已经迭代至2.0版本。

“中国人也能站在世界科学之巅”,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儒新在“科学之源泉”的主题演讲中,寄语青年科学家珍惜青春年华,提高展位,锤炼系统性思维,练就过硬科学本领。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