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新民眼 > 正文

特稿|“小上海”里年味浓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宋宁华     作者:宋宁华     编辑:黄佳琪     2024-02-07 14:28 | |

  甲辰龙年将至,今年也是春节获列联合国假日的第一个年头。何处寻找中国年味和乡愁?海派民俗如何代代相传、推陈出新?不妨到“小上海”周浦探寻老民俗的新光景。

图说:老灶头上新画了多处灶花,寄托着老百姓过年的美好心愿 新民晚报记者 徐程 摄

  一 说得好也要唱得好

  “千年古城周浦镇,江南水乡景宜人,市井繁荣人熙攘,永定古刹传钟声,今朝上台唱一唱,‘仁义礼智’出新人,出新人……”

  软糯的沪语唱腔,浦东宣卷传承人正声情并茂地表演《一碗天价阳春面》。一碗3040元的“天价面”背后有什么故事?到底是道德的沦丧还是另有隐情?发生在“阿春面食馆”的一个小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抓”住了观众们的心,台下不时响起掌声笑声,结尾更是出人意料。

  原来,在闲谈中,阿春发现一个中年妇女带着小姑娘形迹可疑,所以灵机一动,开出了3000多元的天价,目的是引起大家的注意,最终引来公安民警,成功抓住了人贩子。

  这是浦东宣卷创作的一台新戏。浦东宣卷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遗目录,与浦东说书、锣鼓书、上海说唱和上海评话一样,属于为数不多的上海本土曲艺品种,周浦镇界浜村是浦东宣卷的发源地。

图说:清音班

  68岁的周福妹是“浦东宣卷”传承传唱队的负责人,从游泳运动员转行到镇文化服务中心文艺干部,从沪剧队“转轨”到浦东宣卷传承人,她说自己“上了瘾”。退休后她依然挑起了传承宣卷的重任,除了过年,每年浦东艺术节等也有不少社区邀请他们送戏下乡。

  在这支13人的“浦东宣卷”传承传唱队里,不仅有五六十岁的宣卷传承人,还有复旦、交大等高校的大学生。复旦大学马克思理论专业的孙瑜峤是一名大四学生,他是川沙本地人,从小就对上海方言、沪剧等兴趣浓厚,但苦于没有正规学习的地方。2021年暑假,经过另一名交大学生的介绍,得知周浦文化服务中心举办浦东宣卷培训班,便主动报名,上了3天的系统培训课程后,就经常来参加排练和演出。

  “浦东宣卷对说、唱功力要求很高,虽然学习了一段时间,但我‘唱得不如说得好’,不像老一辈传承人唱功深厚,还需长期磨炼。”作为传唱队唯一的一名男性,小孙曾出演浦东宣卷《一清二白》里的主角——一名清朝官员。他饰演的官员为官清廉,从不收礼,离任前许多老百姓来送行,他破天荒收下了一棵青菜、两块豆腐。后来人们醒悟到,这是劝诫别人做人要“一清二白”。小孙说:“浦东宣卷的主题往往是好人好事、劝人向善,这和我们现在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脉相承。我们年轻人喜欢民俗文化说到底是源于对家乡的热爱,对乡土民俗文化的痴迷。”

  二 舌尖上的年味热腾腾

  舌尖上的节日,不仅是美食的享受,也是民俗文化的依托。农历腊月二十三,浦东一些乡村至今还保留着过小年送灶的仪式,做糯米圆子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在民间传说里,让灶君公公多吃几个圆子,是为了粘住他的嘴巴,好让灶君公公上天去向玉皇大帝奏事时,少说人间坏话,多说人间善事,祈望玉帝保佑人间来年风调雨顺,百姓丰衣足食。”当地村民说。

  在界浜村,70岁的张新娣和“小姐妹”闵秀南、吴卫君,从前一天就开始张罗。和平时用清水和出来的糯米圆子不同,阿姨们先要熬上一大锅白米粥,香浓的米汤要熬到水米粘连之际方为最佳。之后,再把米粥放凉备用。

  “小辰光阿拉要把糯米放在石臼里,人站在木架上,用脚用力一踩石头翘起,脚一松,石头落进石臼里,米就会碎掉,变成粗的米粉。之后,用很细密的筛子,从舂碎的粗粉中筛出细粉,盛进盆子里。反复舂、反复筛后才能舂成糯米粉。现在一般都直接用糯米粉了,但和皮的功夫不能省。”米粥加多少?张阿姨说,全凭经验和手感,有一个标准必不可少:米粥和糯米粉要糅合到“丝滑”的程度,也就是完全摸不出米粒,入口方才绵柔清香。

图说:界浜村的村民集聚一堂做糯米圆子

  糯米圆子馅同样有讲究。清晨,农妇们来到乡间田埂边,精心挑选荠叶子,带棕青色的口感更佳。之后,再到田里挑矮脚小青菜。荠菜、青菜摘回来先要择一遍,去掉老叶,剪掉长长的荠菜根。再匆匆赶到镇上,挑上一块嫩而不腻的夹心肉,这是最适合做圆子的馅料。“糯米团子的肉和菜,一定要手工剁才有嚼劲,比机器轧碎好吃许多。”

  带尖角的糯米圆子是咸的,圆的是甜的,伴随着阿姨们的巧手,不一会儿糯米团子就摆满了竹篾子。老宅里,至今还保留着一个原汁原味的老灶头。随着炉膛里火苗渐旺,袅袅炊烟冉冉升起。锅中的开水沸腾起来,一个个糯米团子活泼泼地跳将起来,一旁已经站满了拿着碗筷、翘首以盼的村民。

  “头茬”圆子是特供灶王爷的。一身土布服装的朱平云老妈妈把圆子盛在4个碗里,3碗圆子放在灶台上敬灶君公公,另一碗放在一边的桌子上敬老祖宗。向灶神爷五叩首后,她撕下门上写着的“上天奏善事,下界保安康”的春联,烧成灰烬,恭恭敬敬地把灶君公公送上了天。

  在热气氤氲的灶头间,书画家许灵电也在忙碌着,拿着毛笔、蘸上墨汁,在老灶头各处画上鲤鱼跳龙门、喜鹊报春、鸳鸯戏水等灶花,一笔一画间,过年的气氛立即烘托出来。“我从8岁起学国画,但从去年开始,受周浦镇邀请才开始画灶花。”在许灵电看来,画灶花不需要太高的艺术造诣,它寄托着老百姓过年的一种美好心愿,越古朴越好,“建议可以让更多人参与进来,哪怕涂鸦,也能感受到中国节日的独特魅力”。

  “谈到上海的民俗文化,要追根溯源到海派文化。”上海市民俗文化学会会长、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仲富兰表示,上海原本就是江南的一部分,融汇了许多江南文化因子,近百年来又融入了许多西方文化的元素,反映在许多民俗上,上海周边郊区和苏州等江南区域有很多相似之处。上海开埠180年来,逐步融入西方文化的元素,江南文化和西方文化融合发展为独具一格的海派民俗。

  过去传播途径不发达,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风。“20世纪50年代我家在徐家汇,那时候上海人只有送灶,没有‘小年’节俗。后来随着南来北往风俗的融合,这些年上海也开始过小年了,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向往。”仲富兰说。

  三 布里藏着“妈妈的味道”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随着穿着土布衣裳的腰鼓队乐声响起,陆氏老宅前的演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看。土布俗称老布,是当地农家用自己种植的棉花,经过脱籽、扎绒、纺纱、染整、经纱、刷布等工艺编织出来的布料。南汇的县志上曾有记载:“土产棉布……有紫白两种,布以木棉花为之,扣布俗称小布,标布俗称大布。”20世纪70年代,这种土布曾非常兴盛,花纹式样可与商店里的洋布媲美。

图说:身着土布衣裳的村民现场编织草鞋

  2006年起,80岁的周佩琦和“土布模特”们开始结缘土布。“许多人原本是广场舞搭子,听说周浦开办民俗文化节,一聊才发现,许多人家里都有‘压箱底’的土布,有的甚至有100多年历史。大家相约做盘扣、改制旗袍等,成立了土布舞蹈队。”土布模特队队员们不仅会跳传统的舞蹈,还结合了现代的伦巴舞创作出新舞步。一到表演前,大家提早到公园、停车场排练,风雨无阻。因为土布服装扎眼,有时排练会引起围观,还有小朋友也跟着旋律扭动起来,让人忍俊不禁。

  朱平红是周浦本地人,她清楚记得,小时候但凡家有女儿的,母亲很小就会准备织土布,等到女儿长大结婚时当嫁妆。土布的多少往往标志着娘家的“身价”,最多的陪嫁有30到50匹。纺纱、织布,一针一线都是手工制作,一般织成白色和蓝色两种。不仅可以做衣服,还可以纳鞋面,包括抬嫁妆的箱子布等,都能派上用场。做衣服往往配上葡萄纽等,别有一番韵味。尽管如今土布已经淡出人们的生活,但朱平红还是在家里的阁楼上保留了好几匹布,每到“六月六晒黄袍”的季节就拿出来晾晒,因为一针一线仍保留着“妈妈的味道”。

图说:富有特色的土布衣裳

  这几年,土布开始成为时尚元素,“混搭”进了胸针、名牌包包等,“土布不土,土布生花”的魅力渐渐被现代人重新挖掘出来。说到民俗的保护传承,仲富兰表示,不要把它当作一个沉重的话题,民俗也可以“很好玩”。要通过使人看得见摸得着的象征性场景、物件,让市民回忆过去、参与互动、沉浸式体验,为传统民俗文化赋予新的内涵。现在流行的City Walk(都市行走)、博物馆看大展、研学营等,将空间和民俗结合起来,都可以形成新时尚。

  四 热闹节庆之后的故事

  民俗要代代相传,靠的不仅是热闹的节庆。在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记者遇见了几名来自周浦实验学校的女孩,她们除了参与民俗文化节表演外,还有一个让同学们羡慕的“最甜蜜课外班”——非遗糖画拓展课。

  吴韵笑容甜美,一笑起来两个小梨涡,她六年级就参加了学校的糖画拓展课。“我们是9年一贯制学校,小学就听说有这个课程,但初中才能报名。上了初中,我赶紧提早‘蹲’在电脑前秒杀到了名额。”

  为了开出课程,学校准备了一间大实验室,配备了电磁炉、石板等设备,开始时老师教授了一些十二生肖糖画的基本技法。更多时候,孩子们主要靠自主学习,探索传统非遗的新玩法。

  “过去爸爸妈妈带我去古镇时看到过糖画,但自己要制作时,用什么配方、用什么材料、怎么做……都一无所知。而这些配方对于很多老艺人来说属于‘独门秘籍’,轻易不外传。于是,我们分成小组,摸索尝试。”吴韵说,比如,糖画的糖浆和糖葫芦一样吗?到底用麦芽糖、冰糖、还是绵白糖?一番熬制尝试下来,发现用冰糖制作得比较脆;用绵白糖、白砂糖的口感更佳。同学们尝试着在冰糖里加入柚子茶,甜蜜中透着清香,别有一种滋味。

  “糖画被引入课堂,孩子们成为‘糖画传人’,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对孩子培养自主学习、创新精神也是很好的方式。”指导老师刘燕琳表示,孩子们会带着问题自己查资料、做实验、搞创新。

图说:学生正在尝试糖画制作

  学生闵靖雅从小学国画,将大写意的山水画法也融入了糖画中。“龙年春节快到了,我们尝试用糖画写福字,营造过年的气氛。前几天到上图东馆表演,来领糖画的人都排队了!”同时,孩子们还把乐高拼搭也“玩”进了糖画里。“我们正在研究立体糖画,比如立体蝴蝶、立体橘子等,造型更别致,当然难度也更高。”

  周浦镇文化服务中心主任龚小勇介绍,为了让民俗味融入老百姓的现代生活,周浦镇小上海民俗文化展示会自2005年春节创办,至今已有20个年头,被列为上海市节日重大群众文化活动之一。“除了依托民俗文化节作为展示平台,我们更关注民俗文化的传承。希望能挖掘和培养更多特色团队,让民俗文化事业与时俱进、实现产业化,融入海派民俗文化的大潮。”

  民俗代代传承,需要久久为功。“龙年是中国人特别喜欢的年份,因为龙已经成为中国人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民族精神象征。困难肯定有,但不屈不挠朝前走,追求的梦想就有希望一步步成为现实。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年节习俗的‘历史文本’,更应注重其‘现实答卷’。”仲富兰说。

  新民晚报记者 宋宁华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