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林紫: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句话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林紫     编辑:王瑜明     2024-03-28 14:22 | |

保留希望之光,大人们先学会永远不要对孩子说的三句话。

春节期间,本着与青春期女儿“同频共振”的目的,去看她的爱豆(偶像)刘耀文主演的电影《第二十条》。

影片中,刘耀文饰演的是一位勇敢制止校园霸凌、又对坚持正义一度失去信心的男孩。看了没一会儿,我的口罩湿透了,因为心疼而涌出的眼泪,就像打开的水龙头,“哗啦啦”止不住地流。反倒是身旁的天蝎座女儿,冷静地安慰我说:“妈妈,别当真,这都是假的!”女儿说得对。小时候带她看电影《灰姑娘》,看到灰姑娘的爸爸妈妈去世时,4岁的她转过身背对着屏幕说:“我不喜欢这个!”大人安慰她的话就是:“宝贝,别当真,这都是假的。”女儿说得也不对。做了25年心理咨询工作的我,分明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太多令人心痛的事件同样在生活中发生,太多学生时代被欺负过的人们,至今都还活在曾经的阴影中,哪怕已成为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依然不敢参加同学聚会……

一位18岁的女孩说:“小时候被欺负了,回家告诉大人,大人只会说:‘谁叫你去招惹她?’”一位30岁的男性说:“小时候每回被人打了,我爸都会把我痛骂一顿,说我太窝囊……”

我知道,我的眼泪是在为荧幕之外每一个受伤的生命而流——这些伤,不只来源于外界,也来源于家。太多的长辈们不了解孩子身心所受的痛苦,不知道自己脱口而出的某句话可能会让孩子走投无路。我也知道,我的眼泪也是在为雷佳音饰演的检察官父亲而流——虽然他为了生活谨小慎微,但当孩子们心中的正义产生动摇时,他挺身而出、为戏里戏外的孩子们保留了一线希望之光。

保留希望之光,需要更多的大人们一起参与。参与,不是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而是先从“口下留情”开始,先学会永远不对孩子说三句话——

第一句:他们为什么不欺负别人?当孩子遭受伤害、需要保护,这句话会让他们觉得“都是我的错”,从此再也不敢向外求助。

第二句:你有什么资格抑郁?抑郁是疾病,人人都有生病的可能。当孩子已经身心俱疲、需要不断聚集活下去的勇气,这句话可能将孩子推向绝境。

第三句:你跟你爸(妈)一个德性!跟前两句比,这句话似乎没什么大不了,太多父母把它当作间接攻击对方的经典台词;可对孩子来说,它却意味着:“我很羞耻,我不配得到爱,因为我身上有我爸/妈的影子。”这样的意味,也许不致命,却可能让人一辈子活在自我厌恶的悲哀里,而自我厌恶的人,更容易成为施虐或受虐者。所以,古人早就告诫我们:“宁遭父母手,莫遭父母口。”比挨父母打更可怕的,是来自父母的语言伤害;而语言伤害,不只是责骂,还包括许多类似的“三句话”。

为人父母,口下留情,请永远不要做暴力和疾病的帮凶,请让更多的孩子在遭遇身心危险时,多一线希望。(林紫)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