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社会 > 正文

100张城市文化名片,汇成自信自强上海样本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朱渊     作者:朱渊     编辑:江妍     2024-04-19 12:38 | |

  文化品牌是城市的标识和名片,它们围绕市民生活展开,也让寻常的每一天变得更艺术。昨日下午,上海文化品牌大会在上海图书馆东馆召开,通过案例发布、经验分享、主题演讲、展览展示,彰显了上海文化标识度,树立了上海城市品牌形象。

图说:“上海文化品牌大会”案例展现场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大会从三百余个典型案例中推选出最具影响力、最佳创新发展、最佳融合发展、最佳海外传播、最受市民欢迎等5类100个打响“上海文化”品牌最佳案例。市民追捧的“一大文创”、频频出圈的“豫园灯会”、融合创新的“上博展览”等都在百佳案例之列。


带得走的红色记忆


  上海是一座跳动着红色脉搏的城市,中共一大纪念馆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纪念馆联合上海各大红色场馆共同开设“初心讲堂”、创新推出的“一大文创”此次分别入选最具影响力案例、最佳融合发展案例。

  “初心讲堂”的创办初衷是为丰富红色资源的公共教育形式,馆里特别组织红色讲师团,至今已讲述347场。课堂内容不断推陈出新,除了《新的新青年》《青春之中国》《红夜》等情景党课,还自制研发沉浸式戏剧《思南路上的枪声——向着光明前行》,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热”起来。

图说:去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中共一大纪念馆举办夜场嘉年华活动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 刘歆 摄

  如何将红色文化资源变成可移动的红色文化符号、带得走的红色记忆?中共一大纪念馆以馆藏的12万件(套)珍贵文物为“家底”,融合创新,开发了让年轻人爱不释手的“一大文创”。迄今为止,“一大文创”已开发756件产品、在售304个SKU,并积极促进与老字号品牌跨界联动、引领国潮。

  三年来,在“大文创+”理念下,“一大文创”又陆续推出“一咖啡”“一艘船”(党的诞生地主题游船)“一大屏”(红色教育智慧大屏)。党委书记、馆长薛峰表示,中共一大纪念馆将持续擦亮“党的诞生地”这张上海红色文化名片,培育红色文化新质生产力,提升红色文化传播融合力。

图说:“一大文创”受欢迎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


火出圈的豫园灯会


  “山海璀璨如梦似幻,千灯琳琅繁花一片。”豫园灯会是2024年最先出圈的上海文化品牌之一,此次入选最佳融合发展案例和最受市民欢迎案例。

  “豫园新春民俗灯会”自1995年在豫园首次举办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29届,2011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两年来,豫园股份秉承上海老城厢文脉传承,推动豫园灯会焕新升级,打造沉浸式游园体验,推动品牌IP跨界联动,借助互联网传播频频出圈。

  昨天,上海豫园旅游商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首席文化官陈佳分享了这样一组数据——2023年、2024年两届灯会全球游客到访量超820万人次,斩获各类新媒体热搜100余次,海内外媒体报道数量超2万篇。

图说:豫园灯会吸引全球目光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陈佳说:“对于一个有着良好受众基础和文化历史传承的民俗活动,想要进一步发展,‘创新’是关键词。未来,我们将坚持守正创新、文化出海,讲好豫园故事、上海故事、中国故事,用非遗艺术温暖城市,将东方生活美学的瑰丽神奇分享全球。”


江南风的屋顶园林


  上海博物馆凭借“何以中国”“对话世界”“百物看中国”等展览品牌获“最佳海外传播案例”。近年来,上博开展崧泽、福泉山、青龙镇等遗址发掘研究,用考古实证6000多年的上海地域文明,并与上海市社联共同推出“江南文化讲堂”,出版发行“江南文化讲堂”研究系列丛书《何以江南》。

图说:上海博物馆案例分享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昨天,上海博物馆党委书记汤世芬介绍,正在陆续开放的上博东馆展陈也将增强江南文化特色。东馆屋顶设计有两处江南园林,既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也有开放式庭院。下半年将在屋顶园林与江南造物馆中庭举办“木石双清:江南石供与海派盆景特展”。

  为了增强“江南文化”的国际传播,上博还在海外举办一系列展览,并抓紧第七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全球顶尖博物馆M20+大会等时机,推出江南文化雅集、非遗活化艺术等活动,让全球嘉宾在“上海客厅”遇见传统新生活。

  汤世芬说:“江南文化是长三角地区的共同基因和精神纽带,也是上海着力打造的三大文化品牌之一。未来,上海博物馆将继续深入挖掘江南文化的精神特质,积极传播江南文化的创新发展理念,高水平推进江南文化研究学术成果应用转化和社会普及,持续推动‘上海文化’品牌建设向纵深发展。”

图说:上海博物馆东馆已成为热门打卡地 新民晚报记者 王凯 摄

  昨天,上图东馆阅剧场大厅专门设置“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上海文化品牌”案例展,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实物等形式,全景式、多维度呈现打响“上海文化”品牌的丰硕成果和创新实践。(新民晚报记者 朱渊)‍‍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