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环球 > 正文

新民环球 | 反复“争气” 俄欧能源战争已打响?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张耀     编辑:王若弦     2022-08-04 14:36 | |

俄罗斯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以来,欧盟追随美国对俄罗斯施加多轮制裁,但制裁引起的反噬令欧盟处境愈发窘迫。7月27日,俄罗斯第三次削减对欧洲的天然气供应,通过“北溪-1”管道向德国供应的天然气降至输气量的20%。8月1日,欧盟开始实施自愿削减天然气用量协议。

为应对天然气短缺,欧盟一方面计划“省气”,另一方面四处“寻气”,各国领导人不断与其他能源输出国频频接触,试图找到替代俄罗斯的能源进口来源。俄欧之间的能源战争,是否真的已经吹响号角?双方能源博弈究竟会走向何方?我们请专家为您解读。 ——编者

1,能源依赖深 脱钩非易事

问:俄罗斯的能源供应为何对于欧洲国家举足轻重?

答:俄罗斯能源资源居于世界前列,天然气储量世界第一,石油储量世界第八。1973年10月6日,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欧佩克组织拒绝向支持以色列的西方国家出口石油达5个月之久,使得油价上升了4倍,成为二战后第一次严重的能源危机。这次石油危机也给苏联与西欧国家的能源关系带来了契机。1979年,苏联日产石油达到1180万桶,其中100万桶向西欧出口,天然气出口也日益增加。能源出口给苏联带来了大量的外汇收入,这也是苏联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力达到顶峰、在全球与美国展开争霸的重要原因。

苏联解体后,军工产业和能源产业依然是俄罗斯的经济支柱,能源出口成为俄罗斯财政收入的核心。本世纪以来,天然气已经超过石油成为欧洲国家进口俄罗斯能源的最大项目。在这次俄乌冲突爆发前,欧洲国家每年从俄罗斯进口的能源占进口总量的比例分别达到了天然气占40%左右、石油占30%左右、煤炭占50%左右,俄罗斯成为欧洲国家的第一能源进口国。一些欧洲国家比如德国,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率超过了50%。

2014年的克里米亚危机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迅速恶化,双方的地缘政治竞争迅速上升。欧洲发现自己过于依赖俄罗斯的能源,制定了逐渐减少从俄进口石油和天然气的规划。

然而欧盟内部对于俄罗斯的能源关系有不同的利益考量。由于地理关系,进口俄罗斯能源成本要大大低于从其他能源产地进口。比如德国不仅没有减少从俄罗斯的能源进口,而且和俄罗斯共同建设了“北溪-2”天然气管道,计划年输气量达到550亿立方米。

2,俄欧扳手腕 进入关键期

问: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博弈为何近期突然激化?

答:俄乌冲突导致俄罗斯与西方关系极速恶化,欧洲与俄罗斯围绕能源问题动作频频。欧盟出台了一系列对俄制裁措施,俄罗斯则选择了对于欧洲至关重要的天然气供应问题,出台反制措施,双方展开“斗气”。

欧盟计划到2027年完全停止从俄罗斯进口各种能源,德国还被迫宣布停止已基本完工的“北溪-2”管道项目。然而随着俄乌冲突战事的胶着,欧洲国家发现对俄罗斯能源的需求没有办法迅速减少。尤其是对于一些中东欧国家而言,它们传统上依赖陆地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从俄罗斯输入石油和天然气,短时间内要减少从俄罗斯进口、增加从其他国家的能源进口,无论是技术上还是财政上都是难以做到的。因此欧盟内部很快就产生了重大分歧。

图说:位于德国境内的的“北溪-1”天然气管道登陆设施和OPAL天然气管道中转站。图GJ(下同)

另一方面,俄罗斯针对西方的制裁,迅速推出了只能使用卢布支付进口俄罗斯能源的措施,从而导致西方对俄罗斯的金融制裁出现各种漏洞,不少欧洲国家为进口能源只能在俄罗斯指定银行将美元欧元换成卢布。与此同时,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导致世界能源市场大幅波动,石油天然气价格急剧上升。冲突前石油价格在80美元左右一桶,冲突爆发后迅速上升到最高130多美元一桶,现在依然维持在100美元一桶以上。天然气价格更是前所未有地涨到每千立方米2000欧元以上。能源价格的暴涨使得俄罗斯财政在短时期内非但没有出现危机,反而比冲突爆发前还有大量增长。

今年6月中旬以来,由于西方制裁、部件维修等多种原因,“北溪-1”天然气管道的日输气量两度减少,从最初的1.67亿立方米降至1亿立方米,随后又降至6700万立方米。7月21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宣布对“北溪-1”管道进行年度检修工作,期间暂停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一度引起欧洲的恐慌,担心俄罗斯停止供应。不过,管道7月21日恢复运营,输气量也恢复至检修前水平。然而,供气恢复不到一周,俄气第三次削减“北溪-1”供应量的消息,再度牵动欧洲的神经。欧洲政界人士多次表示,俄罗斯今年冬天可能会切断天然气供应。

形势的发展迫使欧盟不断调整对俄能源政策,根据最新协议,欧盟成员国将在今年8月1日至明年3月31日期间,通过各自选择的措施,将天然气需求在过去5年平均消费量的基础上减少15%。然而该计划并没有强制性,不少国家以各种理由拒绝执行。匈牙利总理欧尔班就强烈反对欧盟的能源政策。他对媒体表示,欧洲的制裁政策正走在一条“自我毁灭”的道路上。

随着秋冬季节的逐渐到来,欧洲与俄罗斯的能源博弈正进入一个关键时期。

3,各打小算盘 欧洲心不齐

问:欧洲能否在未来彻底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答:目前俄乌冲突陷入长期化状态,战事在短期内结束已经无望,那么欧洲国家未来能否摆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呢?

首先,这取决于能否在欧洲内部形成统一的政治决心和意志。欧洲不同国家在能源问题上的利益差距甚大,自身基本能够能源自给的,比如英国、挪威等自然立场十分坚定。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不那么大的国家,比如西欧沿海国家比较超脱。但是处于欧洲内陆的中东欧国家传统上对俄罗斯能源依赖严重,其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还是内陆国家,没有沿海港口可以从其他地方运进石油和天然气,通过陆地管道从俄罗斯进口是最为经济的方法。

图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部大楼。

如果欧盟无法形成统一的、能够得到强有力执行的能源政策,那么就难以彻底摆脱对俄能源依赖。毕竟俄乌冲突总会结束或缓和,而地理位置以及经济区位特性是无法改变的。

其次,能否找到足够替代俄罗斯的新进口来源。鉴于欧盟进口俄罗斯能源的比例,在短期内找到替代方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议程。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洲其他国家的部长最近与一些能源出口国频频接触,世界石油最大出口国沙特的王储小萨勒曼也访问了欧洲。

欧洲国家希望其他能源出口国能够尽快增加产量,不过这又会碰到几个问题。第一,不少能源出口国在政治上受到西方的制裁和打压,比如伊朗、委内瑞拉、阿尔及利亚等。现在转而要求其增加能源出口,那就必然要在政治上付出其他成本。为了制裁打压俄罗斯,转头又要解除对其他国家的制裁,岂不是按下葫芦浮起了瓢?第二,那些能源出口国必然会谋求利益最大化,价格不会低于俄罗斯,再加上远远大于从俄罗斯进口的运输成本,最后将导致欧洲居民生活成本和欧洲经济竞争成本的上升。第三,像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国家到底有多大增产能力?欧佩克目前声称大概有每天200万桶的增产潜力,其中沙特占100万桶。但出口国还要考虑自己的切身利益,增产需要投入资金设备和人力,但如果一旦形势变化价格下跌,出口国将遭受损失,因此能源出口国对大规模增产一直是非常谨慎的。

舆论认为,缺气的背景下,欧洲内部分歧可能愈发凸显,这个冬天可能成为对欧洲团结的历史性考验。

作者:上海俄罗斯中亚学会常务理事 张耀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