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市政厅 > 正文

对话党代表|身边的河道越来越水清岸绿!上海城投污水处理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杨戌雷谈水污染防治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杨洁     作者:杨洁     编辑:赵菊玲     2022-10-20 13:59 | |

二十大报告中提到,在过去十年的伟大变革中,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保护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作为相关从业人员,二十大代表、上海城投污水处理公司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车间主任杨戌雷对此深有感触。

图说:二十大代表杨戌雷

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我从小就生活在苏州河边。在过去很难想象,这样一条臭水浜,今天竟然会成为清澈亮丽的‘生活秀带’。”杨戌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上海从根本上解决了河道污染,“这是几代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尤其是这十年,依托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上海做了大量的工作,只为‘清水为民、还岸于民’。”

身边的河道越来越水清岸绿,杨戌雷直言,这是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下,所取得的耀眼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高度重视。作为水环境保护的相关从业人员,我对于自己的职业感到非常自豪。”

探索三大污泥处理系统

杨戌雷已经与污水污泥处理工作,打了20年交道。他所工作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承担着上海约1/3的污水处理量,年处理污水量达11亿吨,相当于82个西湖。

消化、干化、深度脱水……杨戌雷与团队探索的三大污泥处理系统,是国内处理规模最大、工艺最复杂、技术最先进的污泥处置工程。布满千根管道的“钢铁森林”间,他一次次躬身钻研,攻克技术难关,守护上海生态环境。

“原本的污泥直接填埋,会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杨戌雷介绍,“如今,我们采用先进技术,使污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稳定化,目前已经实现了上海中心城区污泥零填埋。不仅如此,污泥资源化利用后还能作为建筑原材料使用。”

为了“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二十大报告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

“报告中有专门一个章节,讲到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包括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等。”杨戌雷表示,这让他与同事备受鼓舞,也将继续在环境污染防治第一线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戌雷所在的上海城投集团覆盖路桥、水务、环境、置业等业务领域。在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安全运营一线,在你我日常生活中可能看不见的地方,还有无数杨戌雷一样的身影,正共同为实现“让城市生活更美好”的目标而继续努力。

新民晚报记者 杨洁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东方讲坛|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2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