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TAG稿件 > 正文

康健园 | ADC创新药为DLBCL患者一线治疗带来福音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潘嘉毅     作者:潘嘉毅     编辑:潘嘉毅     2023-04-11 12:56 | |

在脖颈、腋窝或者腹股沟处摸到无痛的淋巴结肿大,且进行性增大,人们应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血液科就医并明确诊断。临床统计显示,相当数量的淋巴瘤患者以无痛进行性增大的淋巴结为首发症状。确诊后的患者不必焦虑害怕。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淋巴瘤的诊疗格局自从本世纪以来数度革新,发展迅速,精准抗癌的治疗策略向着患者不同分型不同病程的治疗需求靠近。要和淋巴瘤患者分享的最新消息是,两个月前刚刚获批上市的全球首个靶向CD79b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维泊妥珠单抗日前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开出上海首张处方,用于一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女性患者。

淋巴瘤是最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其中约70%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简称DLBCL)是最常见的侵袭性恶性淋巴瘤,相较于其他淋巴系统恶性肿瘤预后更差。相关数据表明,中国整体淋巴瘤5年生存率仅为38.4%,与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的2030年总体癌症患者5年生存率达到46.6%的目标仍有差距。

由于淋巴系统的分布特点,淋巴瘤可以侵犯到全身的任何部位,临床表现多样,累及鼻咽部、胃肠道、骨骼和皮肤等器官受损,患者还常常伴有发热、乏力、盗汗、消瘦等全身症状。DLBCL的患病人群以60岁以上老年人为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澎教授介绍,20多年来,以利妥昔单抗为基石的R-CHOP方案显著改善了DLBCL患者的预后,却仍不能完全满足实际临床之需,许多患者面临复发难题。全球首个ADC维泊妥珠单抗革新了DLBCL一线治疗的格局,尤其是突破了20余年来DLBCL标准一线治疗方案的天花板,患者的生存获益有望进一步提高。通俗来说,该ADC药物的药物机制主要是能精确认准肿瘤细胞,把细胞毒药物直接送达肿瘤细胞并歼灭之,而不伤及正常的健康细胞。

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如果第一次治疗失败之后,因为年龄、身体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通常没有第二次机会,靶向CD79bADC药物加入R-CHOP方案后的联合方案用于一线治疗,患者将明显获益,根治的机会增加了,复发风险明显降低,有望实现长期生存甚至治愈疾病。

此外,复发的DLBCL在接受自身干细胞移植前,使用靶向CD79bADC药物联合R-CHOP方案能够先大幅降低肿瘤负荷,再由自身干细胞移植彻底清扫肿瘤残余,有望获得临床治愈。故而,该ADC药物联合R-CHOP方案对于符合运用指征的DLBCL患者来说,适合全疾病周期用药。

从节约医疗资源和分析医药经济学来看,创新药物进入一线治疗方案,长期的效价比收效更显著,对患者实现健康的目标有切实帮助。

自从维泊妥珠单抗商业上市以来,全国的患者陆续开始使用维泊妥珠单抗,带给血液疾病患者更多的“治愈”期待,为淋巴瘤患者提供更多治疗选择,也让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提高有了更迫切的需求。

(潘嘉毅)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