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财经 > 正文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锚定科创核爆点 “热带雨林式”产业生态活力四射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叶薇     作者:叶薇     编辑:钱文婷     2023-10-16 09:21 | |

1类创新药累计获批17个,约占全国1/4;第三类创新医疗器械累计注册获批23项,约占全国1/6;国际前20位的药械企业中有80%以上将中国区或研发生产总部设在上海,全国前20家企业有16家在上海布局……从模仿到创新,从跟跑到比肩,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硕果累累。

30年来,上海生物医药从产值不足50亿元成长为近2000亿元、产业规模近9000亿元的新兴产业,一个“热带雨林”般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这里加快成型。从今天起,上海将举办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全球生物医药前瞻思想、前沿技术将在这里汇聚、融合。

“老朋友”期待新收获

自2021年以来,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已成功举办了两届。前两届产业周国内外业界反响热烈,各类创新成果亮点纷呈,为生物医药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机遇。

“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搭建了最具规模效应的国际性产业交流机会。”美敦力全球高级副总裁及大中华区总裁顾宇韶介绍,2021年10月,在第一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美敦力与临港新片区签署协议,共同推动医疗科技产业基地项目落地,成为首家在上海临港投资的跨国医疗企业。2022年11月,在第二届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期间,该项目正式启动。2023年4月,美敦力临港医疗科技产业基地在生命蓝湾揭牌,体现了“上海速度”。

“我们将积极引入国际化的资源,依托上海为中心的价值链布局,辐射全国,在本土打造内外协作的创新生态圈,不断提升跨国外企总部能级,利用上海生物集群的产业优势加强与产业伙伴在研发、制造、创投和临床等方面加强交流、深化合作。”

今年生物医药产业周,将进一步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资源,激发科技创新思想,对标国际一流前沿,瞄准产业发展趋势,更好锚定生物医药产业核爆点,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介绍说:“希望在产业周期间吸引全球优势资源汇聚上海,引进创新性、颠覆性新项目入驻。AI for Science大模型推动生物医药研发,能大大缩短新药研发周期,成本能够大大节约。”

“技术+产业”创新出海

泰国一家头部医疗集团的总裁参观上海一家企业生产手术吻合器的过程后发出感叹,没想到中国的医疗器械不仅性价比高,操作起来还十分方便,品质不输国际大牌。实际上国产吻合器正加速进口替代,技术水平接近甚至超越进口产品。

“一带一路”医疗器械创新与应用联盟副秘书长田瑞雪分享的这个故事,从另一方面说明,海外市场对中国制造的医疗产品还不太了解,一些企业出海过程中碰到 “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

今年的产业周将首次组织上海专家团队出访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参加在当地举行的国际科学与实践大会暨中亚-中国高端生物医药展览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介绍,此次活动有利于通过医疗技术,带动医疗器械、生物医药产业、医学检验走向“一带一路”。“把科技最新成果和学术研究经验分享给海外,助力中国企业在中亚布局设点开展合作,促进中国生物医药企业走出国门,逐步提高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的海外影响力。”

这次活动是上海“医疗技术+产业”出海的首次尝试。“活动内容既有来自上海的眼科医生给当地患者做手术、义诊,有医疗器械企业和药企带去创新产品,还有医疗科研和教育的交流活动。各方参加热情都非常高。以技术先行的方式有助于体现‘中国智造’在高水平诊疗活动中不可或缺的作用。”田瑞雪介绍说。

作为本次中亚之行的团队成员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教授周慧芳非常期待此次活动。“通过与中亚的医生在临床诊疗方面的深入沟通,充分体现我们在疾病认识、临床经验方面的特长,获得国际同行的尊重。”

让“热带雨林”更繁茂

在张江药谷从事生物医药研发的人,都对君实生物的创业故事耳熟能详。2012年,君实生物从张江药谷一间300平米的实验室起步,一路狂奔。十年来,君实在中美设立了4个研发中心,2个大型生产基地,4款产品在中国或者海外市场实现商业化,拥有超过30项临床阶段的在研产品。如今君实有些早期创业团队的成员离开君实再出发,依然把公司创立在上海。这是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环境给予大家的信心。

既有森林、又有大树,既有灌木、又有小草,大小企业融通发展,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空间链深度融合,上海生物医药“热带雨林式”的产业生态活力四射。

为了形成“热带雨林”建设的政策合力,上海加快打通产业发展难点堵点。今年以来,《上海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2.0版开始实施,提升进口便利化程度的《张江科学城入境特殊试点单位名单》持续扩容;《上海市生物医药“新优药械”产品目录》建立启用,对纳入目录的药械产品及其企业在入院应用、医保目录推荐、商保设计等方面提供支持;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若干措施也已对外发布,积极开发新型商业保险,完善医保支付机制。

为了实现“热带雨林”的扩容,上海积极拓展产业空间,推进“智造空间建设行动计划”,有序开工建设生物医药标准厂房总规模近500万平方米,其中,2023年开工约180万平方米。

“在强化原始创新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同时,实现高质量成果转化、前瞻新兴产业引领、高品质生态打造。通过市、区二级政策叠加,形成各区产业特色互补的空间格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说。

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