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正文

今天很难说再见!国内外企业在进博大平台上共享未来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叶薇 张钰芸 左妍 杨欢 李一能 范洁 杨硕     作者:叶薇 张钰芸 左妍 杨欢 李一能 范洁 杨硕     编辑:钱文婷     2023-11-10 14:11 | |


  今天,对很多展商而言,是难说再见的一天。为期六天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落下帷幕。他们见证着中国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在一次次握手、一场场签约、一份份订单中,感受进博魅力。

  双向奔赴的进博故事、不断外溢的进博效应……在进博会大平台上,各国展商收获满满,他们期待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共同向世界传递合作与共享的力量。

  关键词:学习

  打开产业链上下游

  对很多上海企业来说,进博会不仅是展示自我的舞台,更是互相学习、启迪思路的平台。“我们的小伙伴打了一天电话,都是进博会转来的商务线索。”西井科技公共事务总监周敏第一次以展商身份参加进博会,就感受到进博魅力非比寻常。“过去参加展会,一般是头两天比较热闹,但进博会是一天比一天热闹。说实话,参加进博会比参加以往任何一个展会都要累,但大家忙并快乐着,团队收获非常大。”

图说:西井带来Q-Truck无人驾驶商用车  新民晚报记者 陈梦泽 摄(下同)

  通过参展,西井得到了很多关注,公司的官网、公众号等平台都有进一步洽谈合作的留言信息。周敏认为,虽然西井在智慧港口领域已经是头部企业,但在进博舞台还能学习到更多跨界的表达,帮助企业打开更多产业链上下游的机会。

  来自西井印度公司的技术项目经理Divya Raj第一次参加进博会,她把西井所在的汽车展区逛了个遍。在无人驾驶的展示中,她不仅看到了汽车更看到了飞机;氢燃料重卡能减少41%的碳足迹……她认为,这些新技术都值得进一步学习。

图说:御风飞行带来2吨级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M1

  全球模拟芯片领域排行第二的Analog Devices(ADI)是今年进博会的“新朋友”,在技术装备展区展示了数字工厂、汽车、数字医疗等领域的最新技术和产品,还专门腾出场地,让来自上海的节卡机器人展示协作机器人的魅力。谈及为何会选择节卡机器人作为标杆案例展示,ADI中国区工业市场总监蔡振宇表示:“就未来发展趋势而言,工业自动化领域的作业场景,对设备精细化作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环境也会更强调人和机器的融合交互,‘柔性’正在成为工业自动化发展的关键。因此,与传统的工业机器人相比,具有安全、易用、灵活部署等特点的协作机器人在这一领域无疑更具优势。协作机器人以其独特的人机协作优势,为制造业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节卡机器人参展方代表王蕾深有感触地说:“我们很高兴国际头部企业把我们的创新成果作为标杆案例来展示,这代表了对中国机器人企业的认可。‘合作共赢’是我们在这次进博会上体会最深的关键词,我们和国际展商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在进博会舞台,中外企业协同创新,共同展示中国市场的创新力量。

图说:光明食品集团打造进博会最大单体展台  新民晚报记者 周馨 摄

  光明食品集团是参展商、采购商,也是服务商。光明每年还会组织员工来进博会学习,从管理层到职工,都会到食品及农产品展区参观。光明食品集团新闻发言人潘建军每年都会认真在展馆里逛逛,从食品包装、配方到食品的产业链、生态链,他觉得每年逛展都有新变化。“最大的感受是越来越多的海外美食和生活消费品正以最快的速度从原产地‘飞’入国人的日常生活,不断满足中国消费者对中高端进口食品、消费品的需求。”他认为,国际食品的流行概念变化很快,世界各地食品商不再只是追求一两个有机新品,而是整个生态链在升级。

  关键词:推动

  由上自下低碳改造

  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擘画出我国氢能发展的蓝图。一年多后,在第六届进博会上,参展商们纷纷推出以氢能为亮点的科技新品,展馆内“氢”特色浓郁。展馆内“氢”特色氛围浓作为进博会的“六届元老”,今年博世带来了中国首款“智能混氢混动双采暖热水系统”,它由支持天然气或氢能的壁挂炉和电力驱动的热泵,通过智能水力模块串联而成,形成将采暖和生活热水集成起来的整套智能低碳系统。在提供高质量采暖和生活热水的同时,也能大幅度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符合智能减碳、环境友好的消费趋势。

  这不是博世第一次将展陈亮点锁定在“氢”上。去年的进博会,博世首次面向中国市场推出以混氢为能源的高端冷凝式壁挂炉采暖系统,让它收获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关注。“尽管我们的采暖系统都是面向C端消费者的,但在中国政府稳步推进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地方政府、国有企业乃至于更高层级的政策制定者走进了我们的展位,了解产业端的发展情况。”博世舒适科技中国区高级市场总监王云峰告诉记者,这样的沟通带来了订单,却远不止订单。

图说:“智能混氢混动双采暖热水系统”  张钰芸 摄

  “暖通行业采用氢能对降低碳排放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基础设施,使用绿色氢气可以平衡电网压力。数据显示,在天然气中掺入20%的氢,就能减少8%的碳排放。尤其在老建筑改造中,这是一种负担得起的脱碳解决方案。”他的这番介绍,说到了很多专业观众的心坎里,不仅让他们看到了更清洁的能源,也拿出他们过去并不了解的解决方案,有望带动由上至下的低碳改造。连续六年站在进博会的展台上,王云峰深深感受到这个平台的“不一般”,“和专业展相比,进博会能够链接更多的资源。来源更广泛、层级更高的参观者,让我们可以摸清市场上对于‘氢’的需求是怎样的,也能把产业端的经验和诉求反馈给他们,最终推动氢能全产业链的发展”。

  作为一名行业老兵,他希望能够借助进博会的平台,推动氢能产业在建筑上的长远发展。“新能源的发展离不开政策和法规的支持,比方说德国就有‘德国建筑能源法案’,也就是俗称的‘供暖法案’,力推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而中国还没有这样的政策法规,也缺乏相应的行业标准。”他说,博世愿意贡献出自己的“欧洲经验”,推动中国氢能产业政策的细化和落地,而进博会就是最佳的沟通通道。

  关键词:提速

  医疗创新产品落地

  赛诺菲旗下的靶向生物制剂达必妥是医疗馆内当之无愧的明星产品,每年它都带着惊喜来参展。它也是和进博深度捆绑的创新药品——连续六年参展,溢出效应持续凸显,成为“中国速度”的见证者与亲历者。2017年,达必妥在美国获批首个适应症,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其后,又陆续获批哮喘等其他多个适应症。2019年,达必妥被引进海南博鳌医院,一位中重度特应性皮炎患者实现首针注射;2020年6月,达必妥成人适应症获批,比预期整整提前2年;2020年11月,达必妥从上市到纳入医保,仅用5个月。2022年9月,达必妥获批结节性痒疹新适应症,成为2型炎症领域又一重大突破。

  一款产品5年进博之旅,5大适应症在华获批上市,不同的疾病为什么可以用同样一个生物制剂来治疗?因为这些疾病都是慢性的2型炎症疾病。2型炎症性疾病一般是通过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激素等进行对症治疗,但往往无法取得较好疗效,且对疾病进展几乎无改变。迄今所有的2型炎症的精准靶向治疗,也都源自达必妥的上市。本届进博会,这款明星产品又从皮肤科跨界呼吸科,展示了在慢阻肺病领域的前沿临床成果和2型哮喘新适应症,有望尽快获批,实现十年慢阻肺病生物制剂创新疗法“零”的突破。

图说:今年阿斯利康展台上有一面“创新药墙”,它集中展示了逾40款创新药  新民晚报记者 刘歆 摄

  得益于国家新药审评审批政策的优化、医保准入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进博会的持续溢出效应,每年医疗馆都有不少“进博宝宝”诞生,并于进博会展示后加速在中国上市。如今,进博会已经成为推进创新药落地的“加速器”。仅参展进博五年间,诺和诺德就引进了5款创新药和4款注射装置,超过之前的十年。在第四届进博会“获批即首展”的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GLP-1RA注射液诺和益,今年年初已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并执行。

  诺华也展出了其全球首创的小干扰RNA降胆固醇药物乐可为。这款连续3年参展的“进博宝宝”在今年8月获批,于进博前夕进入全国多地医院,成功惠及首批患者。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也是大多数跨国药械企业的重要战略市场。达必妥等明星产品的成功效应正是“进博速度”的一个缩影。更重要的是,这场点亮生命的“大秀”,实实在在给中国患者带来了治疗的最新选择,让他们尽早获益于全球新药研发的成果。

  关键词:共赢

  本土企业承接溢出效应

  进博会“催化”了众多新技术、新服务的创新和产业升级,其中不乏一些由本土科技创新企业研发的“明星产品”。来自生命健康领域的仙乐健康是长三角数字干线重要枢纽节点——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的入驻企业,今年带着30余款全球创新产品亮相参展进博会。今年进博会期间,仙乐健康凭借完善的全球化布局展示了一站式跨境解决方案,现场还与多方合作伙伴签署了合作意向,在市场洞察、研发创新、产业推动等多个领域开展强强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及业务双向赋能,共同促进产品与服务的延伸和发展。

图说:仙乐健康展台  刘歆 摄

  仙乐健康与澳大利亚知名营养品品牌澳佳宝签约合作备忘录;与数字化健康管理领域知名企业壹健康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签约合作,仙乐健康将加速在全品类上的建设与创新,打造更加适合全球消费者的营养健康食品,依托仙乐健康一站式的全链路解决方案以及全球供应链的协同处理,未来将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更多来自全球的优质产品与服务,构筑起大健康产业的新生态。“进博会这个大平台,为企业创造合作共赢新机遇。我们今年收获很大,一方面,通过创新产品的首秀,打开知名度,结识更多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在新老朋友交流过程中,共享发展机遇,交流前沿技术,能够促进一步创新研发。”仙乐健康全球品类及品牌发展中心负责人李晶鋐介绍道。

图说: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  采访对象供图

  仙乐健康位于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内。据悉,11月7日,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获评2022-2023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最佳承接特色园区。长三角绿洲智谷·赵巷园区毗邻虹桥枢纽,既与国家会展中心“近水楼台”,又直面长三角区域广阔的产业腹地,可为投资商提供产业链支撑和应用场景支持,这些优势已让不少参展商落地生根、茁壮成长。未来,该园区作为“产业推动者”,将更多地承载进博会参展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通过进博会让企业“走进来”,通过园区的优质服务让企业“留下来”,为“永不落幕的进博会”贡献力量。

  关键词:共鸣

  同题共答传承与发展

  “四叶草”内,不同肤色、语言的人们相互交流、畅谈合作,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交相辉映,以进博会为“桥”,共同感受世界各国在进博会的平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图说:中国馆  周馨 摄

  进博会国家展中国馆的非遗艺术作品展区,一个用竹编制作的“太湖石”艺术品吸引了观众们的目光。当竹编精美的纹路,与太湖石的“瘦、漏、皱、透”的特性相结合后,这一古老的技艺焕发出崭新的生命力。该作品深受各界人士好评,并代表中国在非遗传承领域中的优秀案例,入选本届进博会中国馆。

图说:竹编制作的“太湖石”

  数字文化贸易联合实验室代表裴丽繁告诉记者,中国馆非遗艺术作品展区所呈现的,正是中国在传承、保护非遗文化的最新探索。该机构致力于挖掘传统技艺中的底层逻辑,并将其数字化后形成IP,赋予其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例如浙江竹编,本是用来制作生活器具或劳动工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作用正在逐渐萎缩,但历经千年流传至今的花纹、图案、技巧是其核心价值所在。

  “只要人们还喜欢这些纹路,竹编就不会消亡,我们会为它找到新的价值载体。”裴丽繁说,这样“守艺”而不“守旧”的新思路,在进博会中找到了共鸣。在参展中许多外国来宾找到他们,交流如何守住非遗,让那些凝聚着历史与文化的人类瑰宝,不至于渐渐被时光,以及工业化大潮所淹没。一位来自中亚地区的外商在观展后表示,他们遇到问题几乎一样,一块地毯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现在很少有年轻人愿意去学习这一技巧,目前仍在坚持的,大部分都是老人,长久以往前景堪忧。但看到了中国的解决方案后,让他们眼前一亮,居然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保护非遗。“我们的传统地毯花纹,如果使用你们的解决方案,可以被数字化并发扬光大吗?”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双方随即决定开展后续合作。

  在进博会上,这样思想碰撞比比皆是,全国各地的来宾来到四叶草,除了开展贸易,更多的是带来思考与问题,在进博会上寻找“他山之石”,给予借鉴与启迪,在真挚坦诚的交流中,集合人类的共同智慧,回答难解之题。

  关键词:创新

  创客离梦想更近一步

  已经连续举办六届的进博会已经成为全球顶尖品牌竞相首秀首发的展示平台,但对不少中小创新企业而言,这里却更像是梦寐以求的“路演”舞台。今年,这个舞台被“搭”在了北馆的创新孵化专区。在那里,不少企业的展位只是一张桌子甚至只有一个展板,但你却不可因此小觑了他们,只为两字:创新!

图说:为创新企业提供“路演”舞台  陈梦泽 摄

  刚刚斩获今年进博会创新孵化专区数字经济赛道最具市场潜力奖的是一家中国香港企业“微视店”。“我们APP主打的创新理念就是‘海外实体店+视频直播购物’的新模式,让中国买家和海外实体店实现面对面的购物模式,帮买家解决了以往要亲自前往海外购物和找人代购的麻烦。”不到一个平方米的展台前,该企业创始人李健强颇为热情地向观展的人介绍着自己企业的软件,希望有更多的人体验到创新成果。已经第五次参加进博会的他,在进博会上也因为这个创新的理念收获了更多的商机。“进博会是个大的平台,我通过这个平台认识了很多展商,也为我们APP增加了很多的商户,商户多了月活也就跟着上去了。”

  河北大学的大三学生贾智雅,从保定到上海首度参加进博会,8日在“四叶草”里举行的2023大学生创业世界杯成长组全球总决赛让很多人认识了她的项目:赢在乐动。“我们的项目致力于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幼儿体质隐形问题,将数字化与体能教具相结合,实现‘看得见’的成长,帮助幼儿健康发展。”贾智雅介绍,自己的团队已经成功研发出1.0版本产品设备,已推向市场,产品目前已在河北、天津、贵州的六个幼儿园、体适能场馆试运营,目前对新一代传感技术和训练算法不断进行模型优化,已成功更新出产品2.0智能系统。

图说:贾智雅(中)和她的团队  采访对象供图

  加比赛之余,贾智雅也和小伙伴们到其他各个展馆都逛了逛,最让她大开眼界的是医疗展馆。“一些国外展商展示的技术让我们大大开阔了国际视野,进博会能让我们有了很多交流的机会。”

  畅想未来,小贾还有一些愿望,尤其是现在还读书的她在创业资金方面还主要依赖于父母的资助以及学校的创业基金,希望通过这次进博会的平台能把项目的知名度再提升一些,能让更多的投资机构了解到。“未来,我们希望能把自己更成熟的项目带到进博会的平台进行展示,尤其是最近在创新孵化专区里经常看到很多投资人在各个展台之间了解项目,这让我们一下子对明年继续参加进博会的动力又提升了。”

  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 张钰芸 左妍 杨欢 李一能 范洁 杨硕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