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财经 > 正文

有过高光有过迷茫的荣威要“奋力一跳”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叶薇     作者:叶薇     编辑:陆常青     2024-01-02 13:13 | |


图说:荣威推出首款车型D7 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编者按】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上海将以时不我待的精气神,谋划新征程新篇章。

新的一年,上海要奋力一跳,这是态度,是责任,是担当,是新征程上应有的精神状态和工作姿态。

“奋力一跳”,要坚定信心,不懈奋斗。中央相继推出一系列支持上海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文件,其落地推进将释放巨大红利。新的一年,如何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如何带头抓好各项政策举措的落地落实,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奋力一跳”,也要直面问题,把握机遇。对当前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既要全面、系统、辩证地看待,又要破解矛盾,化危为机。新的一年,能否抓住窗口期,推动转型升级;能否对亟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有所突破,都将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考验。

新年开新局。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关注上海各条战线如何开好局、起好步,以实际行动加快把“施工图”高质量地转化为“实景画”。

用核心技术重塑国民汽车品牌

这个元旦假期,新能源汽车市场又迎来“内卷”高潮:不少汽车品牌加大优惠力度,以冲刺年销目标,新一波价格战如火如荼。“内卷”大军中,有一个消费者既熟悉又陌生的品牌。

熟悉:它曾经一年销量突破47万辆,是中国最早做新能源的品牌,也是智能汽车的鼻祖。作为自主品牌的代表,它一直努力与国际品牌竞争。陌生:近几年,贴在它身上的标签开始模糊,它逐渐在新能源主流赛道“失语”。

上海的汽车自主品牌“荣威”有过高光,有过迷茫,但从未放弃努力。技术上的长期主义,能否帮助荣威品牌打一场新能源汽车的突围战?

打磨技术一磨7年

去年4月,上汽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半年后,荣威打出一张关键牌——发布D战略,推出首款车型D7,其插电混动版本备受关注。

作为一路见证荣威品牌成长的研发工程师,王珊对D7的信心来自上汽13年来在插电混动技术领域持续投入与迭代的成果——DMH新一代超级混动系统。该系统采用动力总成大脑PICU,将混动控制、发动机控制、变速箱控制、空调热管理和电池热管理等功能的控制集合在一个“大脑”中,极大地提高了运算速度。

从2015年开始,王珊担任DMH动力总成集成应用项目高级经理,她对动力总成大脑PICU的研制过程历历在目。“PICU的软硬件我们都实现了自主可控,过去我们如果要在软件上加快开发往往受制于人,一个小需求的变动,动辄就是半年的更改周期,自主开发软件后我们迭代的速度就变得更快,大幅降低开发费用。”她介绍说,PICU集成是超级混动系统核心的底层技术,团队一磨就是7年。“从漠河到琼海,从耐久试验到高低温试验,我们做了大量测试和验证,这一路并不是鸟语花香的,我们是关关难过关关过。”

上汽创新研发总院在纯电平台、电池系统、混动系统等方面打造的技术底座,全面赋能荣威向新能源、智能化的转型。“总院还设立了一些前期预研通道,从缩短整车的开发周期、降低核心零部件的质量控制风险、提供更多的功能配置选择三个方面,评估项目。只要满足任一方面,研发人员都可以把解决方案或者研发方向提交上去,评估通过,我们就能大刀阔斧地干。”

向用户思维全面转变

荣威品牌事业部市场副总监骆樊承是老荣威人,见证了荣威从风光到失落到转型再出发的全过程。在他看来,如今的汽车市场“卷”到最后“卷”两点,技术实力和体系能力。“这两点,荣威都不缺。认准方向以后,我们能走得更远。”

上汽乘用车对荣威品牌定位做出全面梳理,将荣威定位于主流国民汽车品牌,并提供燃油、混动、纯电多方位的解决方案。

做研发的王珊和做品牌的骆樊承都提到了荣威转型的重要逻辑:工程、研发、造型、品牌等全方位向用户思维转变,以用户需求为中心。“转型的过程绝不意味着往车上搭载一些新东西,背后的技术体系都在发生转变。围绕客户的核心诉求,明确整车的核心性能指标,再往下细分技术指标,最终从‘静、顺、快、省’等方面提升消费者的用车体验。”

荣威D7的上市表现,让王珊对新年的研发工作更有信心和期待。“我们团队将针对不同的消费群体作技术迭代,还将在核心零部件的节能减排性能上进一步突破。”

D7上市前,荣威团队开展内外部调研,花费大量时间完成包括新能源的产品培训、渠道业务开发、展厅重新规划等基础建设。“新车上市一个月,订单破万,目前价格降到10万元级别。希望通过更大范围被消费者使用,让荣威品牌回归到该有的市场地位。”骆樊承认为,今年1月D7的销量还将继续爬坡,目前的销售进度已经极大激发了经销商的热情。

挫折后能否孕育新机

新能源市场竞争加剧,格局初定,荣威是否还有机会?曾经的荣威在一些酷炫、超前和新颖的概念面前,有点迷失,缺乏明确的战略定力。但好饭不怕晚,新能源赛道的竞争已从价格战逐步回归到产品本身的价值,消费者不仅关心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硬性指标,还关注车辆的设计、舒适度、智能化程度等。

“过去买车,20万级别都是合资车的天下,消费者不会考虑自主品牌。但现在,已经没有这种对品牌的刻板印象,只要产品好,用户认可的速度会非常快。荣威曾经是自主品牌的引领者,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抓住机会,让荣威回归主流赛道。”骆樊承说。

D7吹响了荣威开启了新一轮面向电动智能汽车竞争时代的进攻号角。未来三年,荣威品牌将以D系列为核心,至少推出8款新能源车型,实现纯电到混动,紧凑型到中大型,从轿车、SUV到MPV的全品类覆盖。

荣威的发展,不仅对上汽,甚至对上海的汽车产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上汽已经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荣威将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力担当”。汽车是上海战略性、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2023年前10月,上海的新能源汽车产量103万辆,占全国14%,在各地都在新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上海也亟须在自主品牌上奋力一跳,这关乎上海汽车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我们期待,在新的一年,荣威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做出新的诠释。

新民晚报记者 叶薇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