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夜光杯 > 夜读 > 正文

一生献给少先队事业

来源:新民晚报     作者:潘与庆     2024-03-14 21:25 | |


如果你问现在七八岁的孩子或七八十岁的老人,红领巾代表着什么?他们一定会说“她是五星红旗的一角,是用烈士的献血染红的”。“为什么少先队的队礼要高高举过头顶?”他们更会大声地回答“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的,少先队的教育就是用先锋的思想和榜样,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理想和火焰……

我认识一位非同寻常的老同志,她生在解放前,长在红旗下。7岁在小学第一批就戴上了红领巾。中学时当上了大队长。1961年入团。1963年在上海市第一师范毕业后,就到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担任了大队辅导员。正是源于对少先队事业的热爱和对孩子们的关心和担当,她很快就入了党,担任了上海虹口区第三中心小学的副校长。

此后,她更加支持少先队工作的发展和改革。首创了“少先队自动化”,让孩子们学会主动、自动快快成长。为此,受到市里的肯定和赞扬。1982年她被调到上海团市委工作并担任了少年部部长。

她当部长,经常深入学校、调研推广,此后就担任了上海市少先队总辅导员。先后领导完成了“雏鹰争章活动”的推进、初中团队一体化的改革、《少先队研究》创刊、“雏鹰假日小队”运行研究、“少先队小社会的文明化建设”、“纪念上海地下党开创领导少儿运动”等多项活动和科研。

上海少先队员有100多万,做好总辅导员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工作出色,她先后荣获过“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标兵”、“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标兵”、“全国优秀少先队工作干部”、“全国优秀少年儿童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儿童少年工作白玉兰奖”等许多荣誉。

对于这些荣誉,我们很少听她自己提起。去年下半年,我们与她联系少了,后来听说她生病住院了。许多人提议去医院看她,她不让。后来知道就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在化疗、放疗的间隙,她费力地写下了《 自动创新 向善向上 团结起来 学习做新时代的新主人》整整22页的小结,对少先队未来工作的建议和希望。没想到今年二月底噩耗传来,她因病情恶化与世长辞了。

这位竭尽全力,一心扑在红领巾事业的女教师,就是团队系统闻名遐迩的沈功玲老师。沈老师的七十八年,是把自己的生命无偿献给少先队和孩子们的一生,正因为全身心的投入,沈老师没有结过婚,也没有自己的孩子。三月初,我去参加她的告别仪式。看着银河厅里里外外数不清的花篮,人头攒动络绎不绝的人群,听着团市委上官书记的悼词,看着覆盖在她身上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泪水在我眼眶打转,沈功玲老师是无愧于这面鲜红的党旗和她的光辉人生的。

我问过现在的少先队总辅导员赵国强老师,他动情地说:我是1992年到团市委少年部工作的,是从沈老师手中接过总辅导员的接力棒,合作共事了30年。沈老师就是我的导师和引路人。近年来上海少先队致力推进少先队的幸福教育,沈老师给予热情的点赞。沈老师说:我们建党初心反映了人民立场,就是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同样,我们建队初心也就是要为儿童谋幸福,为未来谋发展。我们的“儿童观”,就是要坚信队的根基在少儿,坚持一切为了少儿、一切依靠少儿,充分发挥广大少年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为少儿造福事业推向前进。赵国强老师又说,在沈功玲老师的大力支持下,以“成就少先队员幸福童年、成就少先队辅导员幸福人生、成就幸福校园、成就幸福社会”为内容的少先队幸福教育正在上海广大少先队组织中蓬勃开展。

沈功玲老师的良师益友,少先队专家段镇老师生前说过,“沈功玲的工作方法就是从儿童中来,到儿童中去。从辅导员中来,到辅导员中去。”所以她的朋友中,老老小小都有。只要是和少先队有关、与少年儿童有关。许多人都是她的朋友。

封惠平曾经是奉贤少先队总辅导员。他有一年谈到奉贤盛产的“锦绣黄桃”,因为“桑白蚧”虫的危害,严重影响到果树的产量和质量。庙泾小学少先队员在科技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始了对防治“桑白蚧”的研究,终于找到了灭杀“桑白蚧”的有效方法,推动了当地果农经济的发展。沈功玲老师得到这个好消息,就和段镇、王建军老师赶去奉贤参加“科技兴农”为主题的少先队现场观摩活动。指出这是深化农村少先队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向。现在奉贤少先队“绿色希望工程”坚持开展了十五年,成为奉贤少先队的品牌活动,全国《辅导员》杂志还对此作了连载的报道。

左丽华老师曾经是青浦少先队教研员,她发现农村少先队发展遇到瓶颈,便与沈老师联系,建立了《少先队组织体制改革》课题研究,举行了“青浦县少先队组织建设改革研讨会”。从“自然村编队到双轨并存”“从组织起来变化忧虑为优势”等不同角度进行交流。让青浦少先队工作更上了一层楼。

沈功玲老师是一批批少先队工作者的导师和引路人,也是一代代少年儿童眼中和蔼可亲永远的辅导员和好老师。当年红领巾理事会的陶小桃说,沈老师一点架子都没有,特别平易近人。有一件事我一直记在心里。那时我担任了上海市红理会副主席,是所谓的“五条杠”。在参加小队活动时,我常常“不爱听指挥”。我还问过沈老师,为什么五条杠要听一条杠的。沈老师觉得我的问题很有趣,还开展过一次小讨论。她让我知道了“民主和集中”。也让我明白了杠越多对应的是更多的责任和付出。

许多老少先队工作者说,沈功玲老师就是点燃孩子们心中的理想和火焰的人,她的精神,她的理念,她的为人,她的一生,就像队旗上的星星火炬一样,永远照耀着每一个红领巾和少先队工作者的成长。沈老师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潘与庆)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