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时政 > 正文

中国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竹桥获2024年“亚瑟·海顿奖”

来源:新民晚报     记者:姜燕     作者:姜燕     编辑:赵菊玲     2024-04-16 13:43 | |

新民晚报讯(记者 姜燕)近日,重庆交通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设计的“中国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竹桥”在2024年国际桥梁大会(IBC)桥梁工程奖评审结果中荣获2024年“亚瑟·海顿奖”。这是迄今国内第五座获得该奖项的桥梁工程,也是中国铁建大桥局继引江济淮淠河总干渠钢渡槽后,第二座获此奖项的桥梁工程。

图片来自武夷山国家公园官微(下同)

国际桥梁大会(简称IBC)是美国西宾夕法尼亚州工程师协会主办的具有颇高声誉的国际桥梁学术会议,在世界桥梁界具有广泛影响力,大会奖项设立于1988年,是桥梁界最负盛名的奖项,被誉为桥梁界的“诺贝尔奖”。而“亚瑟·海顿奖”是国际桥梁大会7大奖项之一,重点颁发给人行桥、旅客捷运系统、非传统结构等特殊用途的创新桥梁。“中国福建武夷山国家公园竹桥”横跨清溪,位于中国福建省南平市光泽县武夷山国家公园西区。该竹桥以竹子和钢材为主要原材料,项目创新采用了圆竹和钢材的竹拱桥组合结构,研究圆竹拱制作工艺和竹拱桥整体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变形控制技术,总结形成钢和圆竹两种材料组合的竹拱桥拼装施工成套技术。在原有桥两侧,各建造一座桥宽约3.5米的竹拱桥,该竹拱桥贯彻“低碳、绿色、节能、环保”的建造理念,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较小,为当地打造一座特色景区“绿色桥梁”,推动了竹拱桥的技术进步。一座融合“山水竹韵”设计理念的竹桥横亘于秀美的武夷山国家公园,实现山水竹韵“桥”此青绿的意境。

竹桥通车后,有助于围绕武夷山国家公园的生态环境,打造生态产品及康养文旅为一体的多产业融合赋能当地企业。同时,当地可依托竹建筑,依据自然环境与功能,找准自身定位,结合地域文化特色,整合文化旅游、乡村振兴建设等相关资源,打造文化振兴可持续发展之路,也为未来景区、乡村等多领域特色桥梁建设提供参照标准,更对以后竹加工产业链不断延长与深入有着重要意义,全面体现生态融合“竹”力振兴的理念。

今日热点

网友评论 小提示:您要为您发表的言论后果负责,请各位遵守法纪注意语言文明
您还能输入300
最新评论 [展开]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新民网|新民周刊|新民晚报社区版

新民晚报数字报|新民晚报ipad版|新民网客户端

关于新民网|联系方式|工作机会|知识产权声明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