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清看病烦、患者体验差的“痛点”和“堵点”,决定率先对检查流程进行再造,缩短检查预约时间,让患者少跑路,检查过程更舒适。
在新版医保目录执行当日,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徐亚伟教授开出了由赛诺菲研发的单片复方制剂创新药——多立维氯吡格雷阿司匹林片在上海地区的首张处方。
3月1日,国药控股旗下的北京宸汐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与复星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调整为“乙类乙管”,疫情防控进入了新阶段。当前,大部分新冠感染患者发热及头身疼痛的症状已经消失,但咳嗽却迁延不愈,迟迟不见好转。我们该如何...
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全球首个基础胰岛素GLP-1RA注射液诺和益(德谷胰岛素利拉鲁肽注射液)被纳入新版国家医保目录。
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王继光教授开出了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正式实施后美阿沙坦钾片(易达比)全国首张处方。
自2020年12月,拉那利尤单抗注射液在中国获批上市,填补了中国HAE长期无针对性治疗的空白。仅时隔两年,拉那利尤单抗注射液通过医保谈判进入2022年国家...
2月28日是国际罕见病日,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发起、武田中国支持的“罕见病诊疗与管理科研基金公益项目”启动。
妇幼保健是预防罕见病的重要关口。罕见病的基础研究和治疗发展等方面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罕见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显得尤为重要。
记者从今天下午召开的全市卫生健康工作会议获悉,2023年上海将围绕四大重点任务,努力建设整合型、智慧化、高品质的健康服务体系,推进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为中...
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国际罕见病日”系列活动上,我们见到了这位完成移植一年多的幸运儿小凡,在儿科医院科研和临床团队诊治下,他的疾病得以根治,患儿获得了新生。
我国能够买到的针对罕见病群体的“特医食品”的种类极其有限,大量患者不得不通过代购海淘等方式购买产品,渠道不稳定、货品供应不足、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等,很多罕见...
在第16个国际罕见病日到来之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发起“2023国际罕见病日复旦中山特别活动”,“复旦中山罕见病诊疗中心”也于当日揭幕。
上海控烟监管执法力度不断加强,2022年全市控烟监管执法部门共检查单位301163家,处罚单位469家,处罚个人340人,全市法定禁烟场所的违规吸烟发生率...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主任陈海泉教授领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开展的一项“肺癌选择性淋巴结清扫前瞻性临床试验”公布研究成果,系统评估可手术肺癌患者淋巴结转...
多年经验的积累,让新华医院逐渐探索出一个覆盖孕前至成人期的罕见病全生命周期诊疗体系,并成为全国第一批罕见病诊疗协作网中上海市的省级牵头医院。
临床观察中早产儿或者新生儿供肾在术后早期无法快速恢复功能,但其生长潜力巨大,其功能代偿和恢复过程常常持续两年之久。
不久前,68岁的渐冻症(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潘先生去世,遵照他生前意愿,脑与脊髓组织捐献流程立即启动。
日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普外一科王兵主任医师团队,成功完成沪上首例“达芬奇”机器人减重手术,同期完成3例(2男1女)。
昨天下午,上海科普大讲坛特邀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认知障碍方向带头人郁金泰,为大家科普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内容,重点阐述早...
上周末,上海长征医院精心选派32个科室40余名专家教授来到上海市浦东新区曹路社区文化中心,举办“新时代南京路上好军医 健康义诊进曹路”大型健康义诊活动。
2023年2月26日,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国家骨科医学中心正式启动,标志着六院骨科将朝着“中国中心,世界标准”这一奋斗目标再次腾飞。
在上海新华医院SMA脊柱侧弯诊治中心团队的帮助下,维洛的脊椎侧弯从69度被纠正到了10度。在今年的国际罕见病日前夕,国内首家SMA脊柱侧弯诊治中心在上海交...
药食配伍如数家珍,炒、蒸、熘、汤样样精通,一道道精美的药食两用佳肴相继出炉。昨天,2022-2023年上海市“乐百年”杯“太极健康”药膳养生大赛决赛在上海...
新民报系成员|客户端|官方微博|微信矩阵|新民网|广告刊例|战略合作伙伴
北大方正|上海音乐厅|中卫普信|今日头条|钱报网|中国网信网|中国禁毒网|人民日报中央厨房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ICP):沪B2-20110022号|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3|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909381
广电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沪)字第536号|违法与不良信息举报电话15900430043|跟帖评论自律管理承诺书
|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044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90号|沪公网安备 31010602000579号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xinmin.cn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