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上海之春开幕音乐会指挥俞峰: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
对话上海之春开幕音乐会指挥俞峰:文艺创作要以人民为中心

写出让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2024-03-22 11:33
非遗新传丨孕育于崇明的“瀛洲古调”,让你看到琵琶古老又青春的模样
非遗新传丨孕育于崇明的“瀛洲古调”,让你看到琵琶古老又青春的模样

作为“瀛洲古调”当下唯一的传人,55岁的琵琶演奏家王臻一刻都不敢懈怠。

2024-03-19 13:38
导演王晓鹰如何为观众写革命史、展风物史?
导演王晓鹰如何为观众写革命史、展风物史?

3月23日,由王晓鹰执导、根据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孙甘露同名长篇小说改编的话剧《千里江山图》将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首演。

2024-03-17 10:43
非遗新传|卢氏心意拳传承人余江:“拳力以赴”背后的三层境界
非遗新传|卢氏心意拳传承人余江:“拳力以赴”背后的三层境界

希望有更多年轻人来“接班”。

2024-03-14 13:48
非遗新传|阿拉本帮菜,用世界各地的食材烧出上海味道
非遗新传|阿拉本帮菜,用世界各地的食材烧出上海味道

年近70的任德峰入选第六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关于本帮菜,他有很多故事,还有很多经验,更有很多期许。

2024-03-12 09:55
非遗新传|访古筝调律高手李素芳:以真心换“筝”心
非遗新传|访古筝调律高手李素芳:以真心换“筝”心

“不论做什么,唯有用心钻研、无私奉献,才能把事情做好,做出意思来。”

2024-03-08 12:21
非遗新传|“瓷医”杨蕴:“粉身碎骨”浑不怕,妙手回春赋新生
非遗新传|“瓷医”杨蕴:“粉身碎骨”浑不怕,妙手回春赋新生

如今,“文物医生”的队伍不断壮大。

2024-03-07 14:09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中国”存在于从小到大所耳闻的传说中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古尔纳:“中国”存在于从小到大所耳闻的传说中

在思南公馆接受记者采访,以及在闵行大零号湾与作家格非进行对谈时,古尔纳都提及“中国”存在于他从小到大所耳闻的传说中

2024-03-06 20:00
非遗新传丨国家级非遗海派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陈为群:一朝“偶”遇,一生相守
非遗新传丨国家级非遗海派木偶戏代表性传承人陈为群:一朝“偶”遇,一生相守

这个春天,81岁的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为群还在为木偶戏(海派木偶戏)项目的创作与发展尽心尽力。

2024-03-04 12:51
非遗新传|木版水印,让“唐伯虎”们飞入百姓家
非遗新传|木版水印,让“唐伯虎”们飞入百姓家

在日前公布的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朵云轩木版水印传承人郑名川在列。

2024-03-03 14:03
访音乐剧《胭脂扣》主演萧敬腾:我希望大家看到更立体的“十二少”
访音乐剧《胭脂扣》主演萧敬腾:我希望大家看到更立体的“十二少”

日前,正在上海排练音乐剧《胭脂扣》的萧敬腾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接受这一挑战的忐忑与坚定。

2024-02-05 14:00
拍了二十年偶像剧的陈铭章:拍偶像剧不是去撒“工业糖精”
拍了二十年偶像剧的陈铭章:拍偶像剧不是去撒“工业糖精”

导演陈铭章从30岁拍到了50岁,也引领了偶像剧潮流20年,陪伴了无数观众成长。

2024-01-23 11:21
《繁花》里的“麻老板”杨皓宇:走上表演道路,是因为看了新民晚报
《繁花》里的“麻老板”杨皓宇:走上表演道路,是因为看了新民晚报

在《繁花》中拎着榔头冲向宝总差点砸下去的诸暨“麻老板”,这两天正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舞台上主演《每一件美妙的小事》。

2024-01-07 11:31
《繁花》里的“杨浦小六子”:至今还没有人在路上把我认出来
《繁花》里的“杨浦小六子”:至今还没有人在路上把我认出来

他的反差人生,戏剧性极强。

2024-01-04 12:23
《繁花》里的“进贤路梁朝伟”,原来是阿拉熟悉的他
《繁花》里的“进贤路梁朝伟”,原来是阿拉熟悉的他

“不响”的《繁花》每晚准时“响”起,在荧屏、网络、社交媒体以及几乎每个人的朋友圈。出圈的诸多“上海爷叔”中有一张阿拉上海人熟悉的面孔——滑稽戏演员陈国庆。

2023-12-29 14:05
对话导演吕克·贝松:这次我拍了一个关于“伤痛”的故事
对话导演吕克·贝松:这次我拍了一个关于“伤痛”的故事

无论是电影里,还是采访的时候,吕克·贝松都坦言《狗神》与一般关于动物的电影很不一样,它是浓郁的,它是沉重的,它是关于伤痛(pain)的。

2023-12-11 11:57
燕京新语丨专访“B站博主”袁弘:不要温和地成为《热搜》之下的“盲人”
燕京新语丨专访“B站博主”袁弘:不要温和地成为《热搜》之下的“盲人”

​41岁的袁弘,还保留着一股理想主义的傻劲儿。

2023-12-07 17:01